便捷通道: 注册 登录>>> 投稿发布>>> 在线搜索

           今日油价 | 降水分布 | 在线地图 | 卫星云图 | 台风预报 | TAG标签

当前位置:道安天气网 > 新闻资讯 > 跟着节气过日子:雨热渐盛 小满节气看哪里雨水猛增江河满

跟着节气过日子:雨热渐盛 小满节气看哪里雨水猛增江河满

作者:admin  发布:2024-05-20 08:36:50   道安天气网   网址:http://www.gxdalq.com/news/49682.html

中国天气网讯 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跟着节气过日子。今天(5月20日)进入夏天的第二个节气——小满。这个时节,天气由暖转热,雨水逐渐增多。小满至,麦风轻、新蝉鸣、梅雨细、小荷翻,是收获的前奏。为了祈求丰收,民间有祭车神、祈蚕、抢水等习俗。中国天气网特别推出小满风俗图鉴和小满全国天气地图,看看这个节气怎么过。

小满这样过:祈蚕祭车神 万物初盈满

小满的“满”,既指小麦的成熟状态,也是对雨水丰盈情况的说明。小满时节,天气渐热、雨水渐盛,小麦等作物的籽粒也开始灌浆饱满,一年一度的“夏收夏种夏管”拉开序幕。人们常以祭车神、祈蚕、抢水等习俗祈盼丰收。

bqtb

在传统的农耕文明中,南方有些地区浇灌土地主要依靠水车,祭车神自古便是小满时节传统的农耕民俗。在神话传说中,“水车之神”是白龙,在小满这天,家家户户备上鱼肉来祭祀“水车之神”,以祈祷风调雨顺。江南地区还有祭三车之说,分别是水车、油车、丝车,都是与古时农耕生活息息相关的物件,表达着人们对农耕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祈盼。

“抢水”也是小满节气时民间举行的农事习俗。在小满时节,人们在水车附近燃起火把,以鼓锣为号,在鼓乐声中,众人踏上事先装好的水车,把河水引灌入田中,灌溉农作物,祈祷当年有个好收成。

小满前后,小麦等作物逐渐成熟,桑蚕也开始结茧,正是丰收在望的时候。在江浙一带,人们普遍会养蚕,小满相传为蚕神诞辰,人们会在此时举办祈蚕节,祭拜蚕神以求蚕丝有个好收成,也表达对自然神明的敬畏和感激。

在陕西关中地区等地,小满时节有“看麦熟”的习俗,也称作“看麦稍黄”。每年麦子快要成熟时,出嫁的女儿要到娘家去探望,问候夏收准备情况及麦子的长势。

“小满吃苦,胜似进补”,小满节气,民间还有吃苦菜的习俗。每年此时,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,但尚未成熟,而田间地头的野菜正蓬勃生长,人们会在此时采摘苦菜来吃。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,以前吃苦菜是为了充饥,如今小满时节吃苦菜,更多是为了尝鲜。

小满看天气:北方开启暴晒模式 南方强降雨频繁

小满期间,我国夏季版图继续向北扩张,夏季前沿将抵达河北北部、山西中部到陕西南部一线,夏日气息逐渐铺展开来。不过,同样是夏天,南北方却呈现截然不同的天气状态。

bqdt

从中国天气网推出的常年小满节气全国天气地图可以看出,南方的天气与“小满大满,江河水满”的景象十分吻合。伴随着南海夏季风的爆发,暖湿气流源源不断地涌入,我国南方雨水明显增多,华南处于前汛期的盛期,暴雨过程常常无缝衔接,雷电、冰雹、短时强降雨等强对流天气也频繁现身。当地小伙伴要关注最新天气预报,避免在强降雨或强对流时段外出;如在户外遇到强降雨或强对流天气,注意远离活动板房、灯箱、广告牌等搭建物,并快速躲入室内庇护场所,保障自身安全。

和南方的天气相反,北方此时的降水量依旧不多,天气还越发干热,35℃以上的高温天气也开始露头。西北、华北、黄淮一带以晴热天气为主,紫外线较强,小伙伴防晒措施要做足,出行尽量戴上墨镜、口罩、帽子,同时注意多补充水分。需要格外注意的是,河南、山东西部、河北南部等地的农民朋友要警惕干热风,注意浇好小麦灌浆水和麦黄水,降低麦田近地表气温,提高田间湿度,确保小麦生长后期对水分的需要。

此外,新疆中部地区依然可能有风沙来袭,当地居民要注意防风防沙;而东北一带这个时节冷涡活动频繁,雨水增多,还常有强对流天气,外出要注意安全。

“小满者,物至于此,小得盈满。”小满时节,正是小而得满的时候,略有充盈,但是还有成长的空间,充满了希望。小满时节,麦已将熟、天未大热,雨水充足、丰收在望,一切都是“刚刚好”。愿我们都能在这个初夏时节,收获人生中的“小满”。(策划/张慧 设计/魏来 数据支持/石妍)

声明提示:本文由用户注册发布,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观点,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,与本站无关。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其内容未经证实,对本文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仅供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辨别。如因内容侵权或其他问题,需删除请联系,将尽快处理。

相关查询:北京天气预报旅游景点天气上海天气预报15天广州国际机场天气卫星云图天气预报天气预报降水分布

  • 上一篇:数说节气谚语:小满时节江河渐满 为
  • 下一篇:福建未来三天降雨连连 沿海地区局部

天气预报 - 天气预报一周,15天天气查询 手机版 APP下载 联系我们 投稿发布
温馨提示: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,仅供参考! 本站所收集的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及网友投稿发布,如有侵权,请联系及时删除。
Copyright © 2010-2024 gxdalq.com All Rights Reserved